20世紀初,福建軟木畫發源于福州東郊西園村,至今已走過了百年的風雨歷程。軟木畫作品通常是以山水、園林、花鳥、亭臺樓閣、花草樹木為題材,采用圓雕、透雕、鏤空雕等工藝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,軟木畫是福州重要出口外銷產品,從業人數多達萬人,出口產值曾高達5000萬美金,一般工匠也能月入數百元人民幣,一年下來個個都是“萬元戶”,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收入。
當年福州盛行軟木畫,家家戶戶過年過節都拿來當禮品送人,曾經一些軟木畫作品還被作為外交國禮走向世界各地,不僅展現了東方文化魅力,還為我國經濟方面也做出了貢獻。
當年外銷的軟木畫作品,大多以當地高樓建筑、風景名勝為內容,黑色大漆木框為邊框。受訪者供圖
到九十年代后,市場漸漸凋零,如今年輕人入行的已經不多。素上軟木畫藝術創新主理人胡麗娟現在做的事情,就是如何讓傳承百年的軟木畫再變得復合當代人的審美。
軟木畫為什么好看呢?在胡麗娟看來,是因為軟木畫的建筑有肌理,有層次,非常立體,現代建筑都是線條的,缺失了意境。
軟木畫植物題材有上百種,亭臺樓閣的建筑也有十余種。軟木畫擅長表現古建筑,過去畫面繁復層層疊疊,非常具象。